不忘初心 传承创新|抚顺石化工业90周年影像(一)

时间:2018-10-17 11:2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石油抚顺石化公司是我国炼油工业的“摇篮”,是集“油化塑洗蜡剂”为一体的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是世界最大的石蜡基地、亚洲最大的表面活性剂基地、最大的贵金属催化剂生产基地。


    在抚顺石化工业走过九十年风雨历程之际,公司特别举办“不忘初心 传承创新”大型图片展。精选90幅(组)照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述抚顺石化工业整体概貌和重要的历史发展节点,以及此间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展现抚顺石化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分散走向集中、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从传统企业转向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脉络。

    抚顺石化工业90年形成一批宝贵的工作经验、优良传统和先进文化,这是支撑抚顺石化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软实力。希望公司全体员工在回顾历史中,继承传统,牢记使命,增强爱祖国、爱企业、爱岗位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为建设美丽幸福家园、为石油稳健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



     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沙俄战败。1905年9月5日签署《朴次茅斯和约》,日本从沙俄守住取得了我国东北南部地区的全部利益,开始强行霸占和掠夺抚顺煤炭资源。

    “满铁”长期把持东北经济命脉,掠夺东北资源,是日本侵略的大本营。

    1907年,“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抚顺炭矿”正式成立。从成立到1945年战败投降,日本掠夺抚顺煤炭两亿多吨,油母页岩7000多万吨,并将所产人造石油直接用于战争。

    1909年,"满铁"调查部人员在靠近煤层之上发现油母页岩,藏量达55亿吨。为将古城子、千金寨、杨柏堡三个露天矿合为一个大露天矿(今西露天矿),1920年,日本人强迁千金寨市街,1938年千金寨市街不复存在。

    “满铁”用了20年时间,实现了抚顺页岩油的工业化生产。从1930年到1945年,抚顺炭矿采掘油母页岩7000万吨。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争相寻找油源。日本于1926年完成了页岩干馏试验,最终确定了抚顺内热式炉型,创造了由内热式干馏法制取页岩原油的新工艺。

    1928年,“满铁”成立“抚顺炭矿临时制油工厂建设事务所”。1929年,成立抚顺炭矿制油厂(1941年改为西制油厂,即石油一厂的前身),1930年7月,制油工厂正式投产,当年生产页岩原油5.8万吨,,硫铵1.3万吨。

    “满铁”在抚顺建设石炭液化工厂,采用德国柏吉尤斯煤高压加氢法,制造相当于天然石油的人造石油。

    1939年4月,“满铁”成立东制油工厂建设事务所,1941年成立东制油厂(石油二厂的前身),厂址设在东露天矿的东部地区。

    国内第一套高压加氢装置与1939年在抚顺炭矿石炭液化工厂(现石油三厂)建成投产。石油三厂是我国第一家具有高压加氢工艺和催化剂生产能力的炼油厂。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抚顺各制油工厂全部停产。苏联红军进驻抚顺,同年10月,八路军进驻抚顺,接管了抚顺炭矿及所属工厂。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进驻抚顺。

    1948年12月,抚顺矿务局任命组建了西制油厂(石油一厂前身)领导班子,任命丁东放为厂长,甘宁为副厂长,全民组织工厂的修复和生产工作。

    为了支援解放战争,抚顺矿务局迅速组织西制油厂的全面修复工作,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生产页岩原油5万余吨,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41.4%。1952年9月,西制油厂从抚顺矿务局划出,更名为石油一厂。

    1952年9月,东制油厂脱离抚顺矿务局,更名为石油二厂。1954年,石油二厂全面恢复生产,当年生产页岩原油4.28万吨。

    1952年9月,人造石油厂从抚顺矿务局划出,更名为石油三厂。

    从1949年到1960年,抚顺成为全国最大的页岩油生产和加工基地。其中,石油一厂页岩原油生产和加工能力始终位居全国第一。

    顾敬心,留德博士,教授,石油化工专家。1950年调任石油三厂修复委员会副主任,为石油三厂从全面恢复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1949年到1960年,石油一厂累计生产润滑油5066吨,润滑脂12660吨,为抗美援朝和国防建设做出了特殊贡献。

    1948年10月抚顺解放时,前线部队和后方生产建设都急需大量粮食,化肥成为提高粮食产量的紧缺产品。1949年 到1960年,石油一、二厂共生产硫铵81.96万吨,有力支援了新的农业生产。

    陈凤岐1933年进入石油一厂,起草编制了页岩干馏生产第一代操作规程。1955年调入石油二厂后,成为抚顺炼厂第一个从工人队伍中成长起来的副总工程师。
新闻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