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河惊现大量医疗垃圾,东辽河源头竟然是大粪坑

时间:2018-06-11 17:32来源: 作者:

      

     

      这摊泉水曾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而今天,只剩下粪便与桔杆

      

     

      这摊泉水曾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而今天,只剩下粪便与桔杆

      

     

      部分医疗垃圾夹杂在苞米桔杆中被冲到岸边

      

     

      从排污口排出的废水直通东辽河干流.

      

     

      记者把在东辽河500米处收集医疗垃圾展示给辽源环保局同志看

      

     

      输液管里残留着药液疾病传染随时可能发生

      在走访过西辽河之后,“全国生态文明(辽河)记者行”第一阶段的调研已经接近尾声。与此同时,“全国生态文明记者行”组委会,又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下一阶段的考察工作,将考察重点放在水质污染严重的东辽河,并决定派出暗访记者团,前往东辽河考察水污染情况。

      东辽河作为辽河东侧的一大支流,流经吉林省多个工业城市,受到工业、农业以及生活废水的污染,属辽河地表水污染最为严重河段,在治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同时电视台拍摄小组,为拍摄长篇纪录片《话说辽河》,也随暗访记者团一同前往东辽河,用镜头真实记录了东辽河的现状:岸边随处可见的医疗垃圾,工厂排放的绿色液体,源头的残破与萧条……这一组组镜头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东辽河之痛。

      独家报道:

      东辽河惊现大量医疗垃圾,东辽河源头竟然是大粪坑

      文/全国生态文明记者行暗访团团长\高级记者 王立忠

      全国生态文明记者行记者 江伟硕 曹前进 单双 付永军 李雪

      图\全国生态文明记者行记者 石间

      7月21日,全国生态文明记者团一行记者,驱车从北京出发来到吉林省辽源市,到达辽源市区时已经是晚上六点多了。小城的美丽在突然到来的蒙蒙小雨中显得更加动人,记者团在雨中感受着这个既陌生而又美丽的山城辽源。

      东辽河是辽河东侧一大支流,发源于辽源市东辽县小葱顶子山,流经辽源、梨树、公主岭、双辽等市、县,于辽宁省康平县三门郭家与西辽河汇合。在吉林省境内河段长372公里。辽源市是这次“辽河行”中东辽河的第一站。

      由于一个全国性的资源会议在辽源市召开,因此住店就成了问题,此次又是暗访,我们只好一家家旅店地去问,经过近40分钟的寻找才在一家龙源宾馆住下。

      第二天一大早,记者就开始了在辽源市的暗访,根据市民反映,在市区的一条叫“半截河”的河流散发着臭味,于是记者就顺着“半截河”向东辽河的方向查找。

      大量医疗垃圾肆虐东辽河

      “半截河”纵穿辽源市区,最终汇入东辽河,是东辽河的一个小支流。河道中充满了生活垃圾,其中包括剩饭剩菜,纸质的包装袋,居民的日常生活废弃物等。河水呈黑色,雨后变得更加浑浊,常年堆积的生活垃圾无人管理,已经腐朽发酵,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河道上交叉着几组供暖用的管道,管道表面已有明显被破坏的痕迹,这使得整个河段更加不堪入目。

      采访附近生活的居民后,得知因为没有统一的垃圾堆积处,生活垃圾被大量投入河中,使得这条河道长期充满垃圾。然而,如此多的垃圾并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及时处理,这反过来又让这里的居民感到无奈,他们自己将这条河水破坏,却又因河水污染影响他们的生活而烦恼。

      然而,更大的问题却让记者不仅仅是吃惊,还有怀疑。在东辽河辽源段内,我们发现了河面上漂浮着医疗垃圾。难道国家明令禁止乱扔的医疗垃圾在辽源市竟然可以丢在养育几千万人的辽河水中?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向下查找。

      下午,记者带着对医疗垃圾的疑问,驱车来到辽源市开发区,调查工业排污并想找到医疗垃圾的来源。在“辽源市经济开发区”南侧沿东辽河地段,记者步行穿过成片的苞米地和荒草地,寻找辽河,竟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近5米高的排污口,排污口的闸门开着,从里面有一小股细流向南缓缓流动,其中还发出刺鼻的味道,闻得多了着实让人头晕脑胀。在紧邻排污口的水泥地上,分明是一只狗的尸体,散发着恶臭。顺着污水一直向北走,穿过成片遮挡住视线的苞米地,便发现了东辽河的干流,污水就是流入到干流当中的。

      眼前湍急的河水奔流不息,河道十分宽阔,可这河水仍然是不堪入目的,仿佛那条死狗一般丧失了生气与灵魂。河水已是污浊不堪,河面上漂浮着成片的苞米秸秆,被砍伐的木桩,带着工业污染的废水流淌着。除了这些,让人难以想象的是,河面上漂浮着医疗垃圾,光是冲到浅滩上的,就被拾起满满一个大塑料袋,记者每捡起一个点滴瓶子,底下都会附带着输液的针管和针头,有的输液管里充满了黄色的液体,一些针管上的针头都没有拔下来,就被扔进了东辽河,以传播细菌的方式结束了它们的使用价值。这些向河里扔医疗垃圾的人,在为别人增加一分危险的时候,也牺牲了自己和家人,因为据附近居民介绍,他们的饮用水和使用水几乎全部来自这条东辽河。难以想象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带着疑问,记者逆流而上。记者又向前行进了200米走到财富大桥下,此时沿途拾起的医疗垃圾已经有满满一箱之多,而这些只是被水冲到岸边的部分医疗废物,那些顺水漂浮或是沉于河底的医疗垃圾还有多少?记者不得而知。我们决定带着这些疑问走访当地环保局,了解相关情况。

      次日,记者将拾起的满满一箱医疗垃圾拿到辽源市环保局(辽源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显然“全国生态文明记者行”此次东辽河之行,并没有引起当地环保局的重视,也许这也预示着此前心存诸多不解和疑惑的记者,在这里也无法找到问题的答案。

      环保局的大厅里挂着清晰详细的水质检测标准,数据非常详尽,可见这是一个专业的部门,他们的存在就是努力让流经这座城市的东辽河能够变得更好,以此让东辽河流经城市的居民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也许不巧,当天上午,副局长由于会议缠身,未能接受记者的采访。在采访辽源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副站长崔毅时记者得知,东辽河辽源段长达106公里,由于冬季水量偏低造成水质污染比较严重。2000年以前这里的辽河水根本不具备使用功能,而在接下来的8年时间里,东辽河的COD从200毫克/立方米(超标准4倍)下降到69毫克/立方米(超标准1.5倍)。直到现在,从东辽河源头至辽源市拦河闸河段已达到3类水质,成为辽源市的饮用水源地,而从拦河闸以下直至出境水质为5类,不具备使用功能。该监测站设有辽河源、拦河闸、气象站,河清等4个监测断面,平均每月进行一次水质监测。

      当记者询问起医疗垃圾问题,崔毅副站长表示并不知情,记者便打开纸箱,随手一拿便是纠缠在一起的针管和输液线。在看到这些医疗垃圾后崔毅副站长解释道:“我们作为一个技术服务部门,就像是治理部门的一双眼睛,向治理部门提供详尽的水质综合指标监测数据是我们份内的职责,但是治理这一块不归我们管。”然而监测水质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更好配合治理东辽河么?同时,崔毅副站长还坚信,在监测水质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任何的医疗垃圾,然而这种坚信在铁证面前却总是站不住脚。在国家环境保护部网站上,记者看到一些专家的观点:随着环境形势变化和污染物种类不断增加,一些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已不足以说清环境质量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水利监测站检测出的水质综合指标数据达标,并不意味着该河流没有水污染问题。这样看来调整国家和地方环境监测网的功能,拓展环境监测指标等任务迫在眉睫。

      那么想治理好东辽河只靠着完备的综合数据支撑就可以了么?针对此类问题有关专家指出,水利监测站的监测数据不能够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环境质量,是我国目前水质监测在数据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这使得一些水体污染已经发生数月,才被数据反映出来。因此,对于环保部门来讲,一味地依赖监测数据中出现的问题来治理,无疑会造成环境监管中的遗漏和滞后问题。正如崔毅副站长所说的,监测部门应该是环保部门的“一双眼睛”,而这“一双眼睛”看到的不应该仅仅是水质的监测报告。在监测水质的过程中,监测部门还应时刻观察河流周边人们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的变化,听取群众反映的意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到监管和治理部门,这才能让这双“眼睛”变得更加雪亮。

      为了解决医疗垃圾事件,记者又找到了专门负责医疗垃圾和放射性垃圾监管的田忠保科长,在采访过程中,他告诉记者医疗垃圾大致分为5种,其中包括: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垃圾。在看到记者手中的这些点滴瓶、输液管、针头、药瓶等垃圾后,他告诉记者这些均不属于医疗垃圾。这让记者很是疑惑,在咨询北京市环保局后,记者得知输液针头和针管是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医用锐器,应属于损伤性医疗垃圾,而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沾染上病人的体液血液等,这与一次性使用的点滴瓶、输液管同属于感染性医疗垃圾,按国家明文规定均需要统一处理,切勿流散到生活垃圾中。

      而辽源市环保局专门负责医疗垃圾监管的部门,又为何认为其不属于医疗垃圾?难道每个地区划分医疗垃圾的标准有所不同?事实并非如此,医疗垃圾分类的划分是经全国统一规定的,并非否认就能无视其存在。这些医疗废物含有细菌性病毒,而且具有一定的空间污染、急性病毒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如不加强管理随意丢弃,任其混入生活垃圾,流散到人们生活环境中,就会污染大气、水源、土地以及动植物,造成疾病传播,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在采访过程中,田忠保科长显得很是无奈,他不明白为什么一有污染现象发生,第一个受责难的就是环保部门,针对此次医疗垃圾的产生,他致电当地卫生管理部门,让他们来检查和治理此种现象。然而环保部门作为一个政府职能部门,其对环境的监督管理以及执法权力,决定了这个部门应该对当地环保负起的责任,医疗垃圾没有得到统一的处理,卫生管理部门难逃其咎。但当医疗垃圾被掺杂在人们的生活垃圾中,被肆意倾倒,威胁到人们的生活环境时,环保部门理所应当负起责任,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消除东辽河周边的污染。

      最终记者还是诚心地将这满满一箱“生活垃圾”,留给了当地环保局,希望此类问题可以早日得到解决。

      在公主岭南山的一条东辽河支流岸边,同样发现了医疗垃圾,在小河里,有农村家养的鸭鹅在叼食泥水中的“食物”,而这条河边就堆积着足有百十斤的医疗垃圾。据当地村民介绍说,村民们也知道医疗垃圾的危害,可除了丢弃在小河里之外再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属于无奈之举。

      就此看来,医疗垃圾处理问题,应该得到我们应有的重视了。

      东辽河源头竟然是粪坑

      伴着盛夏的闷热,顺着乡路,不到一个小时,记者就赶到了辽源市辽河源镇。几经下车问路,在辽河源镇安福村五屯和东辽河源相逢。

      但这里的源头却让人大失所望,这儿没有清澈的泉流,有的竟是人工围起来的粪坑。据村民讲,东辽河的源头,原共有五个泉眼,自从人为地把它用水泥矮墙围起来后,这泉水就逐渐变成现在的模样了。在“泉眼”边上村民还养起了牛,使水泥矮墙围起来的“泉眼”便成了粪坑。我们在这儿,既没见泉水涌出,亦没见到哪怕是半隐半现的涓涓水道,自然也就不知道它究竟有几个泉眼了。原来直径近4米的泉眼——吾龙泉,如今早已没有当年天然泉水翻涌时的风采,留下的只是一摊散发着恶臭味的浑水。记者发现泉眼周围土地尤为湿润,竟有一股细流从围起来的泉眼南侧向外渗出向南流淌,如此壮阔的东辽河,竟是以这般细小的水流为源头的。通过地下水反渗在吾龙泉南侧不远处,形成一条水流向东流去。

      然而,本来好端端的泉水源头,为什么要用墙圈起来呢?保护?重视?出发点挺好,可违背自然规律,其结果必然事与愿违。天下事,顺其自然则成,拗其规律则悖,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明知流水不腐,还要人为堵截,须知这哪里是保护啊!泉眼是没了,也可能与地下水位下降有关。但不管怎么说,严酷的现实告诫我们,要善待自然,因为那是在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东辽河支流面临干涸 四平段化工厂化学污染严重

      东辽河支流四通八达,这一现象在吉林省四平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穿流经过四平市北部北大桥下的小红嘴河,向西流淌汇合蔺家河流入条子河,而条子河流入昭苏台河后直入辽河。

      在北大桥下,小红嘴河河水大部分已经干涸,岸边杂草丛生,随处可见大量的生活垃圾。水中因大量流沙堆积,河道分为若干细流,有的地方几乎成为死水。在河岸北侧四平鑫源水泥厂正在运行,其附近河段泥沙堆积尤为严重,几乎只有一条细流在挣扎中流动着。紧邻水泥厂的是四平联合化工厂,这里排放的大量化学污染,让河道水体颜色发绿,其中夹杂着黄色的沉淀物,河水散发出刺鼻气味。排污口就这样没有遮盖地醒目地摆放在路边。由于河道本身已经很狭窄,再加上排污口正在向河中排放的污水,小红嘴河仿佛奄奄一息。排污口的两侧水质有明显不同,上游水体中污染物也包括大量生活垃圾、废水等,经沉淀后与排污口下游水体仍有明显差异。大量排放的污水,散发出让人窒息的气味,稍微闻到一点,便会觉得头晕脑胀。

      付师傅在当地居住已有几十年了,他告诉记者:“原先这里的河面非常宽,比现在至少宽出两倍来,但是水泥厂和化工厂的建立,向河道中堆积了大量的泥沙,让这里变成了现在这样。这个化工厂在生产电石、硫磺之类的化学物,经常向河水里排放污水,周围的居民对此意见很大,向环境部门反映过多次,但是问题还是解决不了,我们就只能忍着了。”他告诉记者,在接近四平市西大桥附近有一处污水处理厂。记者随即前往,想了解此处污水处理的详细情况,谁知却吃了闭门羹。此次“全国生态文明记者行”在采访东辽河沿途城市的环保部门时,总是颇费周折,遇到诸多不顺,那么换做是一个反映环保问题的普通市民,环保部门又将以何种态度来对待呢?小红嘴河污染显而易见,而当地居民找到环保部门却得不到答复,向上举报又害怕得罪企业,唯有在闲暇时间议论一番,或用缄默不语的方法来忍受污染带来的不便。

      当记者来到小红嘴河位于西大桥下与蔺家河交汇处,发现下游河道被很多堆积起来的泥土分成了若干个区域,而真正河水能通过的地方少之又少。上游的河水是从一个宽阔的河道上流下来的,这里河水依旧污浊,却有人在里面撒下了许多鱼苗,待其长大以后用来垂钓,有些鱼苗已经死去浮上水面。在此次辽河行中,记者在询问沿河居民有关东辽河水的相关情况时,经常会听到居民说水中养殖的鱼,“很早就有人在河水里养鱼了,可是渐渐地河水变得污浊,这里养的鱼就没人敢吃了,谁知道吃了会得什么病呢?”河水的干涸,水中生物的危险如今也成为东辽河面临的一大问题。

      二龙湖水库是东辽河唯一的希望

      二龙湖水库是东辽河上下游的分水岭,位于东辽河上中游的吉林省梨树县石岭乡,控制流域面积3676平方公里,占东辽河全流域面积11450平方公里的32.1%,是东辽河流域吉林省管最大人工库湖,属灌溉、养鱼、发电、城市供水多功能库湖。此外水库的建立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防洪,承担着为下游河道防洪关闸错峰的任务。二龙湖大坝顶端宽6米,中间耸立着三层楼式的六孔滚水闸,十分雄伟壮观。

      二龙湖的上游河段有6处入水口,共370.3公里,占河段总长的74.6%。20世纪90年代,四平市因严重缺水建设了二龙湖引水工程,于1997年向市区供水。截至1999年年底,二龙湖水库已供水2859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2513万立方米。作为水源地,二龙湖水库涉及四平市46万市民饮水安全,而在2004年以前,二龙湖水质受到东辽河上游河段辽源市、白泉镇等排污的影响,水质污染很严重。为此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曾于2004年率78人的专家团来此调研,并初步决定引松花江水到二龙湖,解决四平和辽源的百万人口饮水问题和经济发展。同时,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围栏工程、清淤工程等五项工程,对治理二龙湖水质污染起到了重要作用。

      记者来到经过治理后的二龙湖水库,发现群山环抱下的二龙湖,绿树成阴,风光秀丽。在采访当地居民时记者得知,二龙湖水库可谓生机勃勃,八百公顷的湖水中,常年盛产有青、草、鲢、鲈、池沼虾等二十几个品种的鱼虾。春天经常可见各种候鸟水禽来这里繁衍栖息,并且经常会有大量的观光游客前来游玩,可见今天的二龙湖水库经过合理完善的治理,已经为东辽河吉林流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用水。同时,地方政府对二龙湖如此认真全面的治理方案,也为如何治理污染严重的东辽河提供了一个成功且具有参考价值的案例,成为东辽河未来的希望。

新闻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