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业“十二五”发展的四大目标

时间:2018-06-11 17:32来源: 作者:

    水业“十二五”发展的四大目标

    十年改革硕果累累

    回顾水业十年改革成绩,傅涛总结,在政策体系、投融资、企业效率及服务质量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绩:

    首先,以经营为主导的水务政策体系初步建立。逐步建立了“产权”、“投融资”、“价格”及“监管”等系列政策体系

    自2002年底,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拉开水业市场化改革大幕至今,十年时间匆匆流逝,水业历经十年的风雨洗礼,挫折中不断前行,取得骄人成绩,也暗含深层次隐患。3月24日,清华大学和水网共同主办的“2012(第十届)水业战略论坛”上,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水网顾问总编傅涛作主题发言,回顾水业的十年改革之路,展望“十二五”发展的市场方向。

    其次,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水务投资资金总量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中外投资公司在水业市场的资金投入总额约1000亿,一定程度地解决了投资困境。

    再次,政企关系初步理顺,水务企业运营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市场秩序日益有序完善,出现了一批专业化产业主体。

    最后,服务质量及专业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水务企业的商业模式得以创新,从以投资运营为核心逐步向以综合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商业模式转变。

    产业直面七大挑战

    经过十年发展,国内外整体环境发生变化,环境问题全球化政治化趋势凸显,环境服务均等化呼声也不断加大。在此背景下,傅涛表认为目前水务产业发展直接面临着七大挑战:

    第一, 市政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一直受到质疑。特许经营关系不能完成立法;政企合同关系不稳;商业模式不能清晰划定等。

    第二, 服务价格体系没有理顺。政府定价,企业面向公众通过价格直接收费,水价形成机制没有完善,长期处于高低之困。

    第三, 政策的不确定性。政府体系及政策多门,部门规章甚至相互矛盾。

    第四, 公众情绪的非理性。随着公众意识的逐渐增强,低质服务所产生的二次风险进一步加大。

    第五, 产业龙头缺失。目前我国最大的水务集团市场份额也不过4%,过度分散制约了技术的进步及服务的集约化,产业不能形成一致、理性的声音。

    第六, 服务范围逐渐拓宽,服务要求不断提高,服务模式需要创新。企业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问题。

    第七, 水业发展缺乏相配套的融资工具。与产业发展匹配的低收益、长稳定的金融配套工具严重缺乏。

    “十二五”发展四大目标

    谈及水业“十二五”发展的市场方向,经调研分析,傅涛指出五年发展的四大目标:

    专业服务率总体达到40%。傅涛预计,七大领域中专业服务率将分别达到:原水20%、供水(包括工业)50%、排水20%、污水处理80%、再生水40%、污泥处理处置50%、海水淡化40%。同时,初步建立合同环境服务的商业模式。

    傅涛总结,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改革中解决水务市场的问题,政府、企业通力合作,共同推动水业在下一个五年、十年再次实现质的飞跃。

    形成一批优秀的水务服务企业。傅涛认为,未来5到10年间,将形成一个由10-20个大型综合环境服务商、50-100个几十亿规模的区域性综合环境服务商、几百个亿元规模的环境服务企业共存的市场。

    国际化目标。建设运营体系国际化,在发展家推行更为适用有效的标准的水务服务体系,五年后国际化市场将占水务市场的10%。

    建立完善的产业服务平台。专业的信息资讯、市场研究、专业会展交流、专业人才培训、专业咨询(战略、投融资)等相关服务。

    精品推荐文章


     

新闻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