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治污亮成绩,水质稳中趋好

时间:2018-06-11 17:32来源: 作者:

         太湖治污亮成绩,水质稳中趋好
                  昨日(3月19日),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亮出 “成绩单”:连续四年,江苏省治太工作实现国务院提出的“两个确保”目标,太湖水质稳中趋好,富营养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国家考核的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和自来水厂出水全部满足或优于国家标准,蓝藻聚集面积和发生频次呈下降趋势,湖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从2007年62.3下降到58.5,由中度富营养改善为轻度富营养。

    为推进太湖水污染防治,我省在太湖流域推广无锡首创的“河长制”,全省15条主要入太湖河流全面实行“双河长制”,每条河流分别由省政府领导和省有关厅局负责人担任省级层面的河长,地方层面的河长由河流流经的各市、县政府负责人担任,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实现了区域内河流的“无缝覆盖”。 目前,太湖15条主要入湖河流基本消除劣类。

    治太离不开全天候的水质监测,江苏省健全监测网络,全面启动巡查监测,建立太湖水污染与蓝藻监测预警日报、应急快报制度。作为太湖保护的“排头兵”,无锡市政府自2007年先后在太湖治污、周边环境整治上耗资300多亿元,并在国内率先运用互联网技术用于太湖水质监控。据无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顾征帆介绍,在过去5年内,无锡在太湖周边共布设了21个蓝藻巡视点、13个蓝藻分布视屏监视系统,实现了环境卫星、水下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水、陆、空“多位一体”的水质监测体系。

    对于蓝藻处理这个新难题,目前江苏省在无锡、宜兴、常州等蓝藻较多地区已建立8座藻水分离站。当混杂着水和蓝藻的藻浆进入类似于污水处理厂的分离站后,通过水藻快速分离、离心脱水等工序,很快就会变成藻泥和尾水两部分。1吨藻浆最终只剩33公斤藻泥;去除蓝藻的900多公斤尾水,净化达到类水后再回排太湖。

    为实施控源截污,不让污水进太湖。在工业点源治理上,江苏省在太湖流域全面禁止化学制浆造纸等6类重污染项目,提高化工项目环保准入门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累计关闭化工企业3400余家,限期治理或停产整治1000多家。

    “大手笔的工程治污值得一提。”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朱铁军主任告诉记者,我省实施方案共确定了12大类1601个项目,总投资1083亿元。经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列入总体方案的项目已实施579项,占总项目数87.5%;列入省实施方案的项目已实施1443项,占总项目数90.1%。太湖地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建制镇区域供水、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转运处理“三个全覆盖”。

    精品推荐文章

新闻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