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深供水50年:“东深二代”忆东深

时间:2018-08-04 18:45来源: 作者:
    核心提示:“我工作的第一个岗位是对港供水管理站,与香港的木湖站一河之隔。当时跟木湖站的人每天都要通过电话核对供水量,如今联动的电子数据传输已替代了人工核对。”57岁的李健辉对40年前的往事记忆犹新。1964年,还在读小学的李健辉随参加东深供水工程建设的父亲来到了深圳,1974年进入广东粤港供水公司,一直工作至今,是名副其实的“东深二代”。李健辉听闻过深圳水库建设时特批钢材的故事,经历了东深供水工程的三次扩建

  “我工作的第一个岗位是对港供水管理站,与香港的木湖站一河之隔。当时跟木湖站的人每天都要通过电话核对供水量,如今联动的电子数据传输已替代了人工核对。”57岁的李健辉对40年前的往事记忆犹新。

  1964年,还在读小学的李健辉随参加东深供水工程建设的父亲来到了深圳,1974年进入广东粤港供水公司,一直工作至今,是名副其实的“东深二代”。

  李健辉听闻过深圳水库建设时特批钢材的故事,经历了东深供水工程的三次扩建、一次改造,见证了东深供水事业的发展。

  他入职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对港供水管理站守水站。对港供水管理站与香港木湖站仅隔着一条深圳河,双方的工作人员站在对岸就能说话,但当时并没有这样的交流。“我们当时跟木湖站的交流,就是每天用专用的电话线通话,核对供水情况。”李健辉说。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河畔,还是一片偏僻荒芜之地。供水管理站每天的工作内容,除了跟木湖站核对通水情况,就是检查设备,守卫供水站安全。这工作当时被戏称为“守大山”,孤零零的供水站,除了一起值班的同事,相伴的就只有奔流不息的河水和岸边静默的大山。李健辉把那段日子称为“好山好水好寂寞”。

  在广东粤港供水公司40多年,李健辉也见证着东深供水事业发展。原来需要每天人工核对供水量,如今通过计量器,直接就能实现双方电子数据的传输。

  管理手段和水平的进步,还体现在智能化管理上。李健辉告诉记者,以前供水控制中心要完成调度工作,需要调度中心的人通过电话通知下面站点的人,然后站点工作人员再按要求人工进行机器操作。如今在控制中心就能通过调度系统直接进行调度,站点需要的人员起码减少一半。

  在李健辉记忆里,当年深圳水库建设的时候,正是六十年代初国内经济困难的时段,建设工地基本没有机械,搅拌混凝土都是靠人工。最尴尬的是,当建设者们人挑肩扛快建成水库的时候,却发现没有钢材可用,是建设指挥部找到中央,特批了800吨钢材才完成了水库最终的建设。

  如今东深供水工程已经过三次扩建、一次改造,供水量从最初的3亿立方米增加到24亿多立方米,工程供水能力大大提升。而且工程建设的水平也越来越高,2000年开始的东深供水改造工程一举创造了世界最大的现浇预应力混凝土U型薄壳渡槽、同类型世界最大的液压式全调节立轴抽芯式混流泵等四项“世界之最”。李健辉说:“这跟以前相比,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工程在提升,供水量在提升,管理手段也更先进,这也给我们工作带来压力,因此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需求。让我自豪的是,我为之努力的工作确保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香港的繁荣稳定。这是我们水利人的贡献和价值。”李健辉说。

新闻本月
新闻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