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引来技术革命 饮水处理技术须提升

时间:2018-08-12 09:43来源: 作者:

    据了解,雾霾天气中,大量的PM2.5等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经过降雨等过程,这些富含重金属的颗粒物有相当部分会沉降到土壤和江河湖泊里,进而进入地球的水循环系统。它们对人们的饮水安全构成了直接的威胁。随着雾霾天气频发,人们对饮用水安全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升温。一场以雾霾为首的技术革命,很快就要在饮水行业开展了。

      重金属污染威胁饮用水源

      市环保局有关专家表示,雾霾威胁饮用水安全并非玩笑,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由于雾霾中的PM2.5等颗粒物重量轻,悬浮在空中,很难自己落在地上,它们需要借助雨、雪等降水的外力。当然降水量要达到一定的级别,中雨或大雨可构成净化作用。这个雨雪就是给雾霾提供一个水化的机会,颗粒物会沉降到土壤和江河湖泊里,进入地球的水循环系统中。笔者了解到,由于PM2.5等颗粒物在形成过程中往往会携带重金属元素,当这些重金属元素随雾霾进入水体后,就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雾霾污染水体只是重金属污染的一个侧面。一般来说,重金属污染是指由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环境污染,重金属一般以天然浓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但由于人类对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及商业制造活动日益增多,造成不少重金属进入大气、水、土壤中,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而食物和饮用水是重金属侵害人体的最主要途径,由于重金属污染物在环境中难以降解,能在动物和植物体内积累,通过食物链逐步富集,浓度能成千成万甚至成百万倍地增加,最后进入人体造成危害,是危害人类最大的污染物之一。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各种工业废液排入水体,各类水体中重金属污染日趋加剧,已经对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构成威胁。

      饮水处理技术亟待升级

      据了解,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管道式分质供水,主要通过中央集中净化处理后,以管道输送形式通往各居民点以及各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其水质安全洁净,可以达到直饮水标准。由于受到城市管道改建水平的制约,我国的城市分质供水只能主要依靠局部分别处理的方式,同时结合新城区建立时集中采取中央净水机管道直饮水系统,逐步实现饮水的管道化、科学化。

      专业人士表示,随着雾霾天气频发,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同时与环保相关的一些商机开始显现。饮用水处理行业可能成为下一个受益者。目前,国内自来水水处理系统大多仍在沿用19世纪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净化工艺,该工艺只能有效的去除无污染水源水中的悬浮物和一些菌等,而对大量有机污染物特别是溶解性有机物无能为力,因此,城市供水感官质量差、有机物含量高。这种传统净水工艺有两个致命缺点:一是不能有效去除工业污染导致的各种复杂的致病或致癌物质。二是消毒剂氯与水中有机物作用产生毒性更大的消毒副产物。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认识以及对水质的要求有了新的标准:第一无害,第二有益。人们对饮用水的需求已从单纯的生理必需型向卫生健康型和安全享受型转变。因此保证饮用水质量,控制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向人们供应卫生、健康的饮用水已成了我国供水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饮用水处理技术亟待升级。

      反渗透技术让家庭喝上放心水

      业内人士表示,理想的优质饮用水应是最大限度地去除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又保留原水中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安全饮用水。而近年来我国已从包括北京在内的几个大城市开始着手考虑采用被称为21世纪水处理技术的反渗透(RO)膜分离技术,在保留部分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能力基础上,使RO膜技术成为优质饮用水净化技术的研究推广热点。

      据了解,以高分子分离膜为代表的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流体分离单元操作技术,近30年来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发展。据有关文献估计,当今的分离膜世界市场规模已达到每年几十亿美元。我国反渗透应用始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最早多限于电子、半导体工业,80年代以后逐渐扩大到电力及其他工业,90年代起在饮用水处理方面获得普及,现在反渗透已进入到家庭饮用纯水,最近10年是反渗透应用大发展阶段。而且反渗透膜技术难度较超滤高一个层次,国内能够生产超滤膜企业众多,但反渗透膜长期依靠进口,巨大的市场缺口、进口替代空间,都将成为反渗透膜高速发展的两大引擎。

      

    (完)
新闻本月